一、发展历程。湖南湘江新区的前身是2008年6月成立的长株潭城市群“两型社会”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示范区——长沙大河西先导区;2015年4月8日,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,湖南湘江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,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;2015年5月4日,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《湖南湘江新区总体方案》;2015年5月24日,湖南省委、省政府为新区授牌,新区建设正式全面启动;2015年12月2日,湖南湘江新区组织架构和党工委、管委会班子配备到位。
二、基本情况。湖南湘江新区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,规划范围涵盖长沙市岳麓区全境,高新区全境,望城区乌山街道、白箬铺镇等8个街镇,宁乡县玉潭镇、夏铎铺镇等5个街镇,覆盖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个国家级园区以及宁乡高新区、岳麓科技产业园等2个省级园区,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。核心区面积490平方公里。
三、发展优势。湖南湘江新区发展基础良好、战略地位突出,发展潜力巨大:一是区位优势明显。新区处于国家城镇化“两横三纵”战略格局长江横轴和京广-京哈纵轴的结合点,位于“一带一部”核心区域。二是创新优势集中。新区高校资源密集,科研机构汇集,创新园区聚集,是国家重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、中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。三是产业优势明显。新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,水利、能源、信息等基础设施保障有力。四是生态优势突出。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,生态条件良好,人居环境优美,是长株潭城市群“两型社会”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示范区。我们将发挥现有优势,积极推进保税物流园区建设,争取以湘江新区为核心申报创建中国(湖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,新区的发展潜力无限。
四、战略定位。湖南湘江新区的战略定位为“三区一高地”,即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聚集区;产城融合、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;全国“两型”社会建设引领区;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高地。
五、总体格局。新区发展的总体布局为“两走廊、五基地”。“两走廊”:湘江西岸现代服务业走廊、319国道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;“五基地”:自主创新引领基地、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地、总部经济集聚基地、生态旅游休闲基地、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基地。
六、工作进展。新区成立以来,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突出项目带动、产业培育、品质提升、改革创新等重点任务,全面掀起了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热潮。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2亿元,同比增长11.5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5亿元,同比增长12.2%;固定资产投资1762亿元,同比增长21.7%;新区范围完成财政总收入217亿元,同比增长7%。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增速2个百分点,全省3个百分点。